像那飞蛾扑火一样,被您的光芒吸引过来了。”
诸葛亮盯着刘弊看了许久,似乎在判断他话的真假。最后,诸葛亮缓缓说道:“既如此,你且留在我身边,若有任何不轨之举,休怪我无情。我这营帐里可不像别处,容不得半点马虎,你就像那走钢丝的人,得时刻小心。”
刘弊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恶意,自告奋勇参与一些军事谋划。一次,诸葛亮正在商讨如何应对敌军的粮草运输问题。刘弊想了想,提出了一个现代的物流管理概念:“诸葛先生,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类似驿站的中转系统,将粮草分批运输,这样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损耗。就像我们那时候的快递站,把包裹分类整理,然后再派送,又快又准。”
诸葛亮听了刘弊的话,一脸疑惑,像听天书一样:“驿站中转?此乃何意?我从未听闻此等方法,这与我军现状相符否?”
刘弊开始详细地解释起来:“先生,就是在不同的地点设置中转站点,就像一个个小仓库。粮草先运到这些站点储存,然后再根据前线需求,分批发往战场。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运输过多,被敌军截断,也能更好地调配粮草。这就好比我们做饭,不是一次性把所有食材都扔进锅里,而是根据需要慢慢添加,这样做出来的饭才美味可口。”
但诸葛亮和其他将领们都听得一头雾水,面面相觑。毕竟,他的现代思维和三国时期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一位将领忍不住说道:“此计虽新颖,但我军士兵恐难以理解,这不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吗?就像让我们用筷子去喝汤,根本无从下手啊。”
“先生此计虽看似新颖,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且与我军现状不符。” 诸葛亮沉思片刻后说道,眼神中带着一丝失望。
刘弊的计划被否决,心里有些失落,但他并没有放弃。继续在营帐里出谋划策,却总是因为各种原因闹出笑话。
有一次,讨论作战地形时,刘弊把地名说错了。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说:“我们可以在这个‘歪脖子山’设伏。” 众人皆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