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徐达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绑错系统,老朱成了我岳父朱元璋徐达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庆熙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比起衙役,书吏这边的事务楚轩更陌生。不过大概结构,他还是了解的。明朝的衙门,主要由总堂、吏堂、户堂、兵堂、刑堂五个单位组成。其中总堂相当于后世的县委办,主要负责协助县令办公,统筹整个衙门。吏堂则主要负责文书、文案这些行政事务。户堂负责户口、税赋和相关的民政事务。兵堂比较特殊,一般负责兵役、城门检查和士卒巡逻,不过上元县地处京师,这些东西都由城门司负责,楚轩不用去操心。剩下的刑堂,就是楚轩原来管着的那一套,主要负责判案和县衙的大牢。这几个部门里,除了负责抄写的小吏,总堂还有一个主簿,平时负责管理这些人。不过楚轩现在要的可不光是管住人,还得让这些人帮自己干好事。因此楚轩直接从他们其中挑了七个人出来。让他们帮自己各负责一样事务。凡是重要的...
《大明:绑错系统,老朱成了我岳父朱元璋徐达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比起衙役,书吏这边的事务楚轩更陌生。
不过大概结构,他还是了解的。
明朝的衙门,主要由总堂、吏堂、户堂、兵堂、刑堂五个单位组成。
其中总堂相当于后世的县委办,主要负责协助县令办公,统筹整个衙门。
吏堂则主要负责文书、文案这些行政事务。
户堂负责户口、税赋和相关的民政事务。
兵堂比较特殊,一般负责兵役、城门检查和士卒巡逻,不过上元县地处京师,这些东西都由城门司负责,楚轩不用去操心。
剩下的刑堂,就是楚轩原来管着的那一套,主要负责判案和县衙的大牢。
这几个部门里,除了负责抄写的小吏,总堂还有一个主簿,平时负责管理这些人。
不过楚轩现在要的可不光是管住人,还得让这些人帮自己干好事。
因此楚轩直接从他们其中挑了七个人出来。
让他们帮自己各负责一样事务。
凡是重要的事情,他们七个人都需要进行表决。
表决出了结果,再拿到楚轩这里来进行审批。
有了这番改革,衙门里的事务果然顺畅起来。
大事小事,都有人帮着管,楚轩只用负责拍板就行。
一连过了半个月,楚轩的日子是越过越悠闲,上元县的一众事务,也都被管的井井有条,没有任何纰漏。
坐在班房里惬意的喝着茶,楚轩不由得美滋滋的想到。
“就算让我一个人管个县又咋样。”
“民主集中制的含金量懂不懂?”
半个月过去,朱元璋再次找来了锦衣卫指挥使毛骧,问道:“上元县那边什么情况?”
这半个月,朱元璋多次询问过此事,毛骧知道朱元璋问的是楚轩的情况,于是回答道:
“上元县一切照旧,县尉楚轩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开肥皂店的事。”
“昨天他还抽时间,在大通街看了几间店铺,应该会选择其中一家开业。”
应天府内,由于五府六部的衙门,都聚集在洪武门旁边。
所以紧邻洪武门的大通街,就成了高官显贵们经常购物的地方。
楚轩在这里物色门面,显然就是想要从这些高官口袋里掏银子了。
听到楚轩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居然还有空闲去看店面,朱元璋表示不能理解。
“他衙门里没事情做吗?还能一天闲着到处逛的?”
衙门里的具体情况,毛骧也不知道,因此一时没法回答。
朱元璋又问道:“那上元县的事务,最近有出什么纰漏吗?”
毛骧摇摇头:“没发现任何纰漏。”
“最近春耕开始了,上元县还派出了多批衙役,去城外检查春耕情况,大小事务都处理的很好。”
朱元璋皱眉,这是什么情况?
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不仅有空到处逛,还一点纰漏都没有。
楚轩难不成还会分身术?
朱元璋表示完全不能理解。
“你去好好查一查,看看上元县县衙现在到底怎么回事。”
“楚轩这小子过得这么逍遥,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毛骧领命退下,大批锦衣卫很快就收集了一堆上元县衙门内的情况。
楚轩在衙门里改制的事情没想瞒着谁。
锦衣卫找几个衙门里的人一问,就把情况给问了个一清二楚。
当看到手下汇报回来的消息。
毛骧都惊了。
好家伙,一个县衙还能这么玩?
这是给自己也弄了个六部出来?
大小事务都有人帮着办,楚轩就等着拍板是吧?
“就说上元县暂时不会派官过去了,让他一个人代理兼任三个职务,切勿要有什么纰漏!”
朱元璋吩咐完,心情也好了起来。
他打的算盘很简单,就是不给上元县派新官员过去。
县令县丞县尉的事情,全推给楚轩一个人处理。
在朱元璋看来,上元县每天这么多事。
楚轩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要不了半个月,就得给他累趴下。
到时候反正活也干了,自己再给他下个圣旨。
他不还得老老实实的升官?
一想到那时候,朱元璋就忍不住轻哼。
臭小子,想跟我斗,你还嫩了点!
挥手把李守道给打发走,朱元璋又把钦天监的官员喊了过来。
前些天晚上的那颗彗星,钦天监现在还没给出解释呢。
不过朱元璋也不慌,他抓的那些官员都杀完了。
钦天监就算是有十个胆子,也不敢说是他不该抓人。
不过把钦天监的官员找来,朱元璋皱着眉头问了几句。
见他们还是拿不出个合理的解释,朱元璋终于是没耐心了。
狠狠把人批评几句,朱元璋从一旁抽出纸笔来。
齐刷刷的写了一封信后,朱元璋叫来了太监。
“把这信,给我送去给宋学士,另外看看他身体好点了没有。”
朱元璋口中的宋学士,名叫宋濂,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兼赞善大夫。
除了这些朝堂中的官职外,他还是朱元璋给朱标请的老师。
宋濂此人,在此时称得上是儒学泰斗,学问极好,不然朱元璋也不会聘请他来教太子朱标。
朱元璋给他写信,就是希望他能帮着给楚轩取个表字。
有了这位大学问家相助,朱元璋相信,下次他再和楚轩见面时,必然能惊掉他的下巴。
等到太监把信拿走,朱元璋又想起彗星的事情来。
若是在以前,碰上这种事,他肯定会去询问刘伯温。
并且刘伯温对于这些方面很有研究,也一定能够给他解答疑惑。
不过,自从去年胡惟庸弹劾刘伯温以来。
君臣之间渐行渐远,前段时间,刘伯温甚至带病前来觐见。
话里话外,暗示着胡惟庸带着太医上门诊断时,开了害他的药。
朱元璋对此很不高兴。
因为当时是他下旨,让胡惟庸带着太医去给刘伯温看病的。
刘伯温找上门说这话,就好像是在说朱元璋想要害他一样。
原本朱元璋是觉得胡惟庸不可能有这么大胆子的。
不过在昨晚听过楚轩话后,朱元璋又开始不确定了。
难不成,胡惟庸真有这么大胆子,敢顶着自己的名头,去谋害刘伯温?
略微犹豫一阵,朱元璋把毛骧给找了过来。
“你去查一下,左丞相领旨带着太医看望诚意伯那天,太医开的是什么药。”
“遵命。”毛骧领旨告退。
上元县县衙,楚轩看着自己面前堆积如山的事务,一时之间只觉得头大。
今天吏部跟犯了病一样,又派人过来通知他。
说是上元县县令和县丞都暂时不会委派。
让他一个人代理兼任三个官职。
还要别搞出什么纰漏来。
楚轩听完,恨不得当场调集衙役,去给吏部衙门拆了。
有你们这么干事的吗?
让我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还不许出纰漏。
后世的资本家,见了你们都得说一声佩服。
刚把手上的事情处理完一件,就有一名小吏抱着新的文书进来。
卧室并不宽大,除了一张床,便只放的下一个柜子。
一具无头女尸,此时正躺在床边的地上,血淋淋的脖子朝着门边。
泥地之上满是半干状态的血浆,仵作脚踩上去,立即发出了‘咯吱咯吱’的怪响。
尽管感觉生理不适,但楚轩也没有离开,就站在卧室门口,目送着仵作进屋查看。
趁着仵作在里面验尸,楚轩环视一圈周围,转身走到进屋的门前,查看起门栓来。
和后世家家户户门上有锁不同。
在明朝,一般只在大门的外面有锁。
门内,则是装着木制的门栓。
这东西形制简单,就是一根卡在门上的木方,可以左右活动,一旦另一头卡进门框上的卡子里,就能从屋内把门给锁上。
只不过由于门和门框之间的缝隙,光是一个门栓并不是很保险。
绝大多数老百姓家里,还会准备一根木棍,用来顶在门后,这样就算是门栓被弄开,外面的人也没法把门推开。
强忍着卧室中飘出来的血腥味,楚轩仔细检查了门栓,并未在上面发现什么异常。
门栓整体完好,没有被人破坏,也没看出来有什么可疑的痕迹。
检查完门栓,楚轩又把厨房里的东西检查了一遍。
厨房里除了灶台,还有一个快要见地的小米缸,水缸里的水还剩大半。
灶台旁的碗柜里,整齐摆放着清洗过后的碗筷,以及一陶碗稀粥和一小碟腌菜。
厨房的角落里,则堆着一大堆柴火。
看起来,陈一卯离家做工之时,他妻子在家里过得颇为节俭,就靠着稀粥咸菜度日。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米缸里快没米了,只能这样勤俭度日。
楚轩在外面忙活半天,并没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只能转头又走到卧室旁,强忍着胃里的不适问道:“怎么样?能看出什么时候死的吗?”
上元县作为应天府母县,底蕴还是有的。
就像眼前这个仵作就是世代家传,据说在元朝,他祖上就开始干这一行了。
现在朱元璋虽然把天下打了下来,可他依旧还是捧着原来那个铁饭碗。
楚轩虽然对他的手艺比较怀疑,不过很可惜,他自己穿越前并没有学过刑侦。
靠着电影电视剧里的套路找找证据还行,真让他去验尸,那估计都下不去手。
仵作对着尸体摆弄了半天,见楚轩开口询问,闷声闷气的回答道:“这人是昨晚死的。”
楚轩听得满脸无语,又问道:“时间能再具体点么?你光说个昨晚,这案子我怎么去查?”
仵作低下头,把尸体的手拿起来摇了摇,似乎是在判断僵硬程度,然后这才说道:“我只能说个大概,估摸着是在子时。”
“子时?”楚轩听得眉头一皱,不过也没有再说啥,转身就走出屋子。
子时等于后世的深夜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
根据陈一卯的说法,他昨天在城外干活,他妻子是一个人在家。
光看现场这个惨烈程度,楚轩觉得不太可能是情杀或者入室偷抢演变成的杀人。
最大的可能性还是仇杀。
无冤无仇,那个好人深更半夜割人脑袋啊。
但不管怎么说,根据楚轩的经验,只要是夫妻一方遇害,那么另一方多半就有重大嫌疑!
现在既然别的线索暂时找不到,楚轩也只能从报案人身上下手了。
“你和你妻子,平日里有什么仇人没有?”
让衙役把陈一卯带过来,楚轩开始问话。
这男人估计是哭够了,这会情绪平稳了许多,面对楚轩的询问,想了想摇摇头道:“没有的,小人夫妻一向老实本分,怎么会有仇人呢?”
楚轩盯着他看了一阵,觉得不像在说谎,只能又问道:“那说说你妻子吧,她是那里人氏,今年多大了?你们什么时候结的婚?”
在楚轩的询问下,陈一卯很快就把自己妻子背景讲了出来。
他妻子名叫朱秀秀,今年刚满十六,是应天府城外庄户人家的女儿。
庄户人家穷,没有自己的田地,不过朱秀秀人年轻,长得又漂亮。
陈一卯为了娶她回来,花了不少的钱。
娶回来后,因为自己经常要出门干活,陈一卯怕朱秀秀会背着他出轨,把她看的很紧。
每次陈一卯出门做工,都会叮嘱左邻右舍帮忙看顾,就怕有野男人登门。
楚轩听到这里,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打断了对方的话,沉声问道:“你说的这个野男人,具体指的是谁?”
陈一卯闻言顿时卡了壳,脸上的神情也变得难看起来。
楚轩一看有戏,顿时板着脸架起了官威。
陈一卯不敢跟他对视,支支吾吾的说道:“街对面开胭脂铺的那个黄老幺,老喜欢有事没事和秀秀说话,还悄悄送胭脂给秀秀,被我发现后,我就不许秀秀跟他说话……”
“除了说话和送胭脂,黄老幺还做过别的事没有?”楚轩听完再次逼问。
“没、没了。”陈一卯摇着头回答。
“那你是怎么不让朱秀秀跟他说话的,你打过朱秀秀没?”楚轩继续追问。
陈一卯脸色惨白的垂下头:“打、打过……”
“打过几次?”
“就、就那一次。”
楚轩此时眼神发冷,紧盯着陈一卯,再问道:“你确定就一次?”
“真就那一次啊。”陈一卯被问的慌了起来,跪在地上对楚轩说道:“大人,真就只打了一次,后来我就不许秀秀出门了,那个黄老幺也没来找过她。”
看在跪在地上的陈一卯,楚轩此时觉得他真有嫌疑了。
老话说的好,自古奸情出命案。
说不定就是这小子昨天回家,发现了朱秀秀的奸情,这才怒而杀人,今天又贼喊捉贼跑来报官。
“老实交代,你是不是昨天回的城!但凡有一句谎话,现在我就抽你二十大板!”
一听楚轩喊要抽大板,旁边的衙役顿时围了过来,手上拿着的齐眉棍,也纷纷架到了陈一卯身上。
陈一卯被眼前的景象吓得半死,身体像是筛糠般的发抖,连连喊冤道:“大人、大人,小的冤枉啊!小的真是今天一早回的城,昨天还在城外做木活啊!”
“大人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去问啊,就是城外三里驿的齐财主家!!”
不然万一到时候在应天府卖的热闹,朱元璋一听,自己居然都不知情,那多半是要有情绪的。
可楚轩哪里知道那么多,只当是安庆公主有孝心,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两人又在农庄里呆了一天,出城的第三天一大早,就坐着马车回了城。
趁着楚轩去衙门里上班,安庆公主赶紧叫来了一个嬷嬷。
这是马皇后特意安排给他的,就是为了有事能和宫里联系。
把准备好的香皂交给对方,安庆公主叮嘱道:“你把这些拿进宫,亲手交给我母后,让她一定要给父皇知会一声。”
马皇后派来的嬷嬷很有规矩,既不问为何,也不问东西是啥,提着装好的包裹就出了门。
当天下午,朱元璋就看到了安庆公主送进宫的香皂。
在香皂旁,还有一份安庆公主的亲笔信。
信上仔细写清楚了香皂的来历和用法,并且告知两人,这香皂下个月开始,就要应天府里售卖了。
朱元璋拿起一块香皂仔细看了看。
见一旁的马皇后发梢是湿的,朱元璋问道:“这东西你试了?真有安庆说的那般好?”
马皇后点着头笑道:“可好使了,洗完人清清爽爽的,一点不油腻。”
朱元璋满脸纳闷的嘀咕道:“没想到这小子还有这样的手艺,也不知道从哪学来的。”
马皇后有些不高兴的白了他一眼:“楚轩是咱自家女婿,哪有你这么说他的?”
朱元璋闻言也笑了起来,他对楚轩这个女婿可是极为满意。
人虽年轻却为官有道,不仅断案入神体恤百姓,还能帮着自己拿系统奖励。
更难得的是,还对自己女儿极好。
现在又弄出来香皂这种新玩意。
这样的女婿,那真是来一打也不嫌多!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又忍不住看了看系统中的任务。
上次想要给楚轩升官,楚轩极力抗拒让他很不爽。
就好像是自己堂堂皇帝,还要求他升官一样。
不过现在嘛,楚轩这官必须得升!
朱元璋在马皇后的寝宫坐了一会。
便起身回到武英殿,作为一个事必躬亲的皇帝,他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
就在朱元璋照常处理奏折时,宫门外的太监进来禀报:“禀圣上,都督佥事毛骧求见。”
朱元璋皱了皱眉,放下手上的奏章:“传。”
毛骧快步走进武英殿,行礼后掏出一份奏疏,沉声道:“启禀圣上,锦衣卫近期发现户部有重大贪腐,牵扯人员众多!”
朱元璋脸色一冷,伸出手接过太监转送过来的奏疏,只是看了几眼,顿时脸色大变!
这奏疏中写的不是别的,正是各地官员为了方便和户部核对开支和账款,居然带着预先盖好印章的空白文书进京。
等到在户部核对完后,再自行修改填报。
这其中牵扯的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朱元璋看的简直触目惊心。
“这封奏疏上写的都是真的?!”朱元璋勃然大怒的问到。
他之所以要求户部和各地核对财政收支和税款账目。
为的就是防止地方官员贪腐。
现在这些人带着空白文书进京核对,岂不是说全天下都在糊弄他这个皇帝。
更让朱元璋生气的,这还不是某一个地方这么干,而是数百个省、府、州、县都在这么干。
再加上跟户部的人一串联,这些人那还不是想贪多少就贪多少?
双方见面,简单认识了一下,马皇后就起身,带着太子妃和安庆公主去了后堂。
这倒不是说什么男女大防,主要还是女儿新婚回门,母女肯定要说点体己话,当着楚轩的面,马皇后有些话也不好问。
朱元璋和朱标,则在客厅和楚轩说话。
当听说自己这个大舅哥名叫朱标,楚轩心中是震了震的。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这只是重名。
不过好在未来宫里那个朱标也当不了皇帝,不然自己这个大舅哥恐怕还得改名避讳。
一边胡思乱想,楚轩一边陪着朱元璋父子说话。
朱元璋对于楚轩倒是颇为在意,一直在仔细打量他。
只是越看,朱元璋就越觉得欣赏。
特别是交谈起来,朱元璋更是发现,楚轩显然是胸有锦绣,不管他说什么,楚轩都能接上话,并且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只能说经过后世的信息洪流冲洗,楚轩在这个时代还是太过耀眼了。
至少光论吹牛,这个时代绝对没人能吹过楚轩。
双方眼界就差距太大,时代局限性大过天啊!
说着一阵话,到了午膳时分,朱元璋对于自己这个女婿可谓是越看越欣赏。
不仅能帮自己做任务拿系统奖励,还为官清廉公正,见识卓绝,这别说是县尉,当个县令也绰绰有余啊。
饭桌摆好,马皇后也带着太子妃和安庆走了出来。
一家人围在桌子边坐下,马皇后对楚轩嘘寒问暖,不停的给他张罗好菜。
刚才在后堂和儿女说话时,女儿的开心着实让马皇后欣慰。
在细问之后,马皇后得知楚轩不仅对自家女儿关心体贴。
身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甚至还甘愿为了女儿下厨做饭。
在马皇后看来,这简直就是天下第一等的女婿了。
朱元璋一看马皇后这态度,就知道女儿婚后肯定过得不错,不然也不会这么宝贝这个女婿。
由此,他对楚轩就更为看重了。
吃了几口菜,等到楚轩主动给他敬酒时,朱元璋端起酒杯说道:
“贤婿啊,你在上元县的官声不错,以后圣天子知道,恐怕还会加官进爵吧?我看以你的本事,日后当个县令也绰绰有余。”
朱元璋说这话,其实就是在给楚轩打预防针。
他都已经盘算好了,今天回宫,就立即就给楚轩升官,甚至连官职都给楚轩想好了。
为了女儿和方便做任务,楚轩也不能调往别处,就在上元县当县令好了。
至于原来那个县令?
全国差县令的地方多的是,随便找个地方扔过去就行了。
楚轩可不知道那么多,一听老丈人想让自己以后当县令,立即吓得一激灵,连连摇头:“岳父,此言差矣啊,可不能乱说啊……”
朱元璋见楚轩如此抗拒,连酒来不及喝了,放下酒杯便问:“贤婿这是何意?升官进爵难到不是好事?”
楚轩坐回位置上,思索片刻,看了一眼朱元璋,又看了看朱标,这才语重心长的说道:“岳父,大哥,咱们现在已经是一家人了,所以我接下来说的话,你们可切记不要外传。”
楚轩说的郑重,朱元璋和朱斌也跟着郑重起来,朱标更是开口保证道:“妹夫你且说,我与父……父亲肯定不外传。”
楚轩点点头,将安庆公主夹给自己的菜吃下,这才缓缓说道:
“升官进爵,非我不愿,实不敢也啊。”
朱元璋听着皱了皱眉,问道:“贤婿何出此言?”
楚轩张望着看了看,见饭厅之中的确没有下人,这才压低声音说道:“这事啊,还得从当今圣上说起!”
听说还跟自己有关,朱元璋立即变了脸色,与朱标对视一眼,便等着楚轩的下文。
楚轩摇了摇头,感慨道:“当今圣上,若论勤政程度,即便是三皇五帝也赶不上……”
见楚轩把三皇五帝都拉出来跟自己比,还说比不上自己,朱元璋心底畅快极了。
他自从当了皇帝,国朝政事绝不假人手,不就是为了治理好这大明的天下吗?
现在得到了楚轩的认可,朱元璋是打心眼里高兴。
可还没高兴几秒,楚轩却是话锋一转:“但圣上对于官吏,特别牧守地方的地方官,实在太过严苛了!”
“这县令一职,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一旦有什么纰漏被圣上抓住,那可全完了。”
一想到以前听说过的朱元璋收拾地方官的那些手段,楚轩就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那可不光是砍头那么简单。
剥皮填草、日晒而亡、当众凌迟,朱元璋狠起来,一般人是真扛不住啊。
起码也得来个体育生才行!
此时打开了话夹子,楚轩继续对着朱元璋和朱标说道:“我身为县尉,官职虽小,可责任也小啊。”
“岳父和大哥,又家资巨万,光是给静月的陪嫁,就足够我这辈子吃喝了,我何必去冒这么大的险?”
“老老实实当个县尉,为上元县的百姓做点实事不好吗?”
听完楚轩的话,饭桌上的其他人全都愣住了,朱元璋更是脸色发黑。
他自从登基以来,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开明的明君。
没想到到了楚轩口中,却仿佛一个苛待百官的昏君,吓得楚轩连个县令都不敢当。
不等其他人开口,朱元璋就板着脸,阴恻恻问道:“你说的这些可有依据吗?当今圣天子,怎么就苛待地方官了?”
看见众人脸色不好,楚轩还以为他们是被自己说皇帝不对给吓着了。
此时听见朱元璋的质问,楚轩摇摇头说道:“岳父你有所不知。”
“圣上的初心可能都是好的,但有些事,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别的且不论,光是这夏秋两税的火耗,岳父可知是如何来的?”
所谓火耗,就是在收税时官吏会额外找百姓勒索一笔钱,名为熔铸税银的损耗。
朱元璋听见这个词就气不打一处来,自从他登基以来,三令五申地方不得收取火耗,可各地地方官,却是都欺上瞒下一直在收。
他为此甚至一连诛杀过几十个地方官,却都没能制止住这股歪风邪气。
此时听见楚轩提起,朱元璋冷哼一声:“那还不是这些地方官贪腐成风,压榨百姓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