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德雅小说 > 女频言情 > 唐文无写的小说越俎代庖全文阅读

唐文无写的小说越俎代庖全文阅读

唐文 著

女频言情连载

“怎么这么贵!”黄东福下意识问道:“我们用不着1500马力,1000马力也不要,六七百马力就够了。”作为老船东黄东福自然知道多大的船该配多少动力,一般五百吨级的渔船只要有七百匹马力,就能跑出10节的航速,已经足够使用。至于3300马力?那得是多大的船!不过抱着来都来了的想法,他还是问了句:“3300马力多少啊?”“3300马力不贵,50万就能有。”“……”黄东福怀疑自己听错了,于是又问了一遍:“我问的是3300马力的。”唐一:“我说的也是50万。”黄东福立马来了兴趣:“为什么3300马力比1500马力还便宜,是二手的吗?”唐一:“50万你也买不到二手的3300马力柴油动力组,便宜是因为我们的3300马力是蒸汽机,但也是全新制造的。”...

主角:唐文无   更新:2025-02-06 10:2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唐文无的女频言情小说《唐文无写的小说越俎代庖全文阅读》,由网络作家“唐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怎么这么贵!”黄东福下意识问道:“我们用不着1500马力,1000马力也不要,六七百马力就够了。”作为老船东黄东福自然知道多大的船该配多少动力,一般五百吨级的渔船只要有七百匹马力,就能跑出10节的航速,已经足够使用。至于3300马力?那得是多大的船!不过抱着来都来了的想法,他还是问了句:“3300马力多少啊?”“3300马力不贵,50万就能有。”“……”黄东福怀疑自己听错了,于是又问了一遍:“我问的是3300马力的。”唐一:“我说的也是50万。”黄东福立马来了兴趣:“为什么3300马力比1500马力还便宜,是二手的吗?”唐一:“50万你也买不到二手的3300马力柴油动力组,便宜是因为我们的3300马力是蒸汽机,但也是全新制造的。”...

《唐文无写的小说越俎代庖全文阅读》精彩片段


“怎么这么贵!”

黄东福下意识问道:

“我们用不着1500马力,1000马力也不要,六七百马力就够了。”

作为老船东黄东福自然知道多大的船该配多少动力,一般五百吨级的渔船只要有七百匹马力,就能跑出10节的航速,已经足够使用。

至于3300马力?那得是多大的船!

不过抱着来都来了的想法,他还是问了句:

“3300马力多少啊?”

“3300马力不贵,50万就能有。”

“……”

黄东福怀疑自己听错了,于是又问了一遍:

“我问的是3300马力的。”

唐一:“我说的也是50万。”

黄东福立马来了兴趣:

“为什么3300马力比1500马力还便宜,是二手的吗?”

唐一:“50万你也买不到二手的3300马力柴油动力组,便宜是因为我们的3300马力是蒸汽机,但也是全新制造的。”

蒸汽机?

黄东福刹那间有些恍惚,多少年没听到这个词了?

就算是火车,现在也已经基本换成内燃机车了。

一想到蒸汽机,黄东福就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在钢铁厂烧锅炉的日子。

要不是看见同僚因为蒸汽泄露被烫伤,他也不会下海当海员,后来又一路创办了自己的渔业公司。

但他也知道蒸汽机技术难度确实比柴油机组低得多,一般1000匹的动力机组都是两台500马力左右的柴油机并联,也就和工程机械上的发动机差不多。

蒸汽机就不一样了,最基本的锅炉房就需要一个单独的舱室,还要布设涡轮机、高压、低压管道、冷却回路等,体积相比起来大得多。

但好处是蒸汽机的马力确实很容易做大,而且只要增加锅炉压力和重油喷淋,就能短时间明显提升动力,这就是“强压通风”运行模式。

3300马力对于蒸汽机来说只是小意思,尤其是船用蒸汽机不像火车头一样计较空间,具备天然的优势。

但是……

它真的太落后了,以至于黄东福压根没想过这玩意还会有人用在船上。

一想到渔船驶离港口前还冒着滚滚浓烟的样子,黄东福都不敢看那画面。

马上就是千禧年了,怎么还倒退回去了!

黄东福甚至觉得这是在逗他,于是回复道:

“蒸汽机太占空间了,装了锅炉,船舱里还有地方放鱼吗?”

唐一连忙打起精神,总算诱导到这一步了。

他一开始就没打算卖柴油机组,这玩意太费经验,研发不起啊!

就算是500吨新船体也不便宜,造船厂设计花费的经验是与吨位挂钩的,指挥官经验数量已经只剩下可怜的几十了。

先抛个价格把人吸引住,然后竭力推销‘桥立’级才是最终目的。

“黄先生,不得不说您的电话很及时。”

唐一干咳两声,开始循循善诱:

“您是内行,所说的问题我们也很清楚,3300马力动力组采用了两台锅炉,势必会侵占宝贵的船底空间,这是事实。

但蒸汽机也具备很大的优点:它的动力是重油,比起柴油便宜很多,实在不行研磨后精煤也可以使用,价格非常低廉。

同时作为我们船厂的第一位客户,我们正好在研制空重800吨、最大满载1400吨的大型远洋渔船,在装满补给和然后后还能携带400吨以上的鱼获。

如果您决定订下这条整齐动力的渔船,我可以为您争取特殊优惠,以投入研发的模式获得这种渔船,并只需要支付物料成本费用400万元。”

“这条船是试验品,算双方合资研发,你们得到了千吨级渔船,我们验证了技术和造千吨级大型渔船的名气。”

“你说多少,1400吨?!”

黄东海的心脏砰砰跳了起来,脸上也开始充血。

千吨级的渔船啊,这都不是远洋,都已经可以去夏威夷捕鱼了。

这一条船在外海晃荡一个月都没一点问题,足够从南海一路往上捞到东海去!

而且大型平台也能安装更大的起重机械和拖网,一条千吨级大船说是以一顶十也不为过。

有了这条船,他都敢叫一声鹅城船王!

千吨级,这辈子都不敢想。

真要买一条至少也得一千万以上,四百万的价格近乎腰斩,唐一说纯物料成本他真信,船厂反而得倒亏。

再说实验性质算什么,蒸汽机还能出问题?渔船又不是军舰,能跑起来就行。

他几乎立即就想答应下来,但现实马上又给他泼了盆冷水。

200万买大船确实是个笑话,他真实预想法是300万买条N手船。

放风声说200万只是想压压价,实际上要不是有人引荐,他都不会去联系造船厂。

就算300万也不是一次拿的出来的,按照当地船厂规矩是三成定金开始铺船底,一边建一边催资金,八成款子到的时候才会下水,结清尾款再交给买家开走。

当然如果和造船厂关系好些,一般给到七成就能先把船开走,剩下的再慢慢还。

要想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转,黄东福一次最多能拿出150万。

如果是四百万,那每个月都要再挤出来几十万才行,福东水产盈利哪有那么多。

指望盖金船厂垫资是不可能的,黄东福已经认为400万是自己占大便宜了,根本不好意思提。

那就只有银行借款,以福东水产的价值来说问题不算太大,但也是很沉重的压力了。

可一想到1400吨大渔船一网下去海底捞,黄东福心里就有个声音拼命在说:别错过,就这一次机会,生平难遇啊!

黄东福在纠结,而另一端的唐一则捂住座机话筒,和唐文轻轻击掌。

打电话的时候他们已经手势交流过,350万是底线,现在看样子黄东福意向已经松动了。

明明提的是200万,但唐一把1400吨的大饼一抬出来,哪怕翻倍到400万黄东福也没有反驳。

唐文想起了穿越前老爹去4S买车,本来是决定全款7.98买个秦plus代步,结果一看到12.98的汉就走不动道,最后全款变首付,赳赳老秦变成了匡扶汉室。

黄东福也是一样,400万的千吨大船,这都是捡到虫洞了。

电话两边都诡异的沉默着,直到听筒里传出个听不出什么感情的声音:

“唐老板什么时候有空,方便我们来盖金船厂考察一下吗?”


站在海湾的山顶上,唐文看着突然降临的巨舰目瞪口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很难想象两万七千吨的航空母舰到底有多大。

大黄蜂号的甲板比起标准的400米环形跑道还长,宽度34.7米更是比两个篮球场还要宽。

飞行甲板面积约8000平方米,从矮山上看下去冲击力极强,旁边的拖轮与之相比就好像只瓢虫。

此时的大黄蜂号仿佛刚刚补给完毕、刷好涂装载满飞机,随时都要突击而出。

灰色甲板上停靠着6架体型巨大的B25轰炸机,一架几乎就能占据整个甲板宽度,后面的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更是黯然逊色。

这艘钢铁巨兽在斜日下拉出长长的拖影,桅杆顶端的雷达像风车一样轻轻转动着。

要不是冰凉的海风让唐文打了个寒噤,他甚至能一直在山上看到天黑。

他连忙催促司机:

“快开下去,我要上航母!”

唐一也颇有些心潮澎湃,毕竟现在造船厂离建造航母还早着呢。

甚至造船厂的船坞都只有100*10米尺寸,都无法容纳大黄蜂号。

卡车很快沿着蜿蜒的山脊开下,进入港口后唐文才发现初级港口已经快有小半个大湾镇了,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连路面都是能抵抗轻度轰炸的硬化水泥。

当然更令他欣喜的是在路边看到了一辆经典的米军二战威利斯敞篷吉普,虽然也是老古董,但好歹比卡车霸气多了。

心里打定更换座驾的想法,唐文还是先来到了大黄蜂号停靠的泊位,站在栈桥上才感受到航空母舰的巨大体型。

人站在栈桥上面,大黄蜂号的舰桥几乎有一座百货大厦那么高,仰头看顶部的桅杆都很费劲。

大黄蜂号的标准排水量在20000吨左右,和穿越前国内建造的075型两栖攻击舰差不多。

075型甲板长度237米,宽度36米,比大黄蜂号的228.6长34.6宽更大。

不过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大黄蜂号27000吨的满载排水量还能算作很不错的轻型航空母舰。

澳洲海军的“墨尔本”号航母,长213.6米,宽24.4米,满载排水量才20000吨,是二战带英建造的巨人级航母‘尊严号’改装而来,从1945年用到了1982年才退役。

墨尔本号还改装了5.5度斜角甲板和蒸汽弹射器,后续搭载了A4天鹰喷气攻击机,可以运作24到27架现代战机。

大黄蜂号舰体更大,机库也更大,其实也完全具备运作中型舰载战斗机的能力。

当然这些都只是美好的妄想,没有蒸汽弹射器,没有合适的舰载机,大黄蜂号就还是老老实实当自己的二战圣遗物吧。

造船厂科技树里也不是没有较为现代的航母,M系海军10级航母中途岛号、埃塞克斯号在历史上都被改装过适应喷气战机,中途岛级一通大改后甚至能运作F14这种双发重型舰载战斗机。

扯远了……

十级航母太遥远,唐文对大黄蜂号已经非常满意。

以后再去公海捞沉船,就开着大黄蜂号去,300公里半径都处于航空编队打击范围。

哪怕是二战战机编队,威胁同样不容小觑。

更不用说GAIJIN出品,唐文一个人就可以操控所有飞机出击,全掉光了等几分钟机库里就会自动补满。

这就跟系统战舰的弹药逻辑一样:弹药库里的弹药确实是有限的,但可以自动补齐,战斗结束后再从银币里扣弹药费,也相当于无限弹药。

在这样bug级的战斗力下,除非战舰被击沉,光耗弹药都能耗死对手。

“走,上去看看。”

唐文一个念头闪过,立即有人搭好活动舷梯通往航母侧面的舱门,唐文和唐一几乎是一前一后小跑了上去。

一进入航母内部唐文就被密密麻麻的舱室和通道弄得晕头转向,好在唐一见多识广,凭借船舱内的标识很快找到了通往甲板的楼梯。

一登上甲板,唐文立即奔向停在甲板中间的B25轰炸机。

B25和大黄蜂都在1940年前后设计完成/下水,采用了双发布局和前三点起落架,拥有最大1.5吨载弹量,在机头、机尾拥有机枪炮塔,自卫火力非常强劲。

大黄蜂号上的B25是后期深度改进型,发动机是R2600-92莱特旋风14缸活塞发动机,单台可输出1700马力,最大飞行时速在430公里以上。

B25的驾驶机舱门在起落架前部,唐文靠近时自动打开,并向下伸出折叠登机梯。

顺着梯子爬进驾驶舱,唐文找到左侧的驾驶位坐下,意识瞬间接管整架飞机。

和操控战舰一样,航母上的飞机他同样能自如意念操控,一切数据同样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而且和真实飞行需要去查看密密麻麻的仪表不一样,现在的B25就是唐文自己的身体。

确认油料充足,B25的两台活塞发动机“嘭”地一声轻响后就咔咔地转动起来,机轮刹车抱紧,自动进入待起飞状态。

唐文转头去看副驾驶的唐一,后者比了个“ok”的手势。

两台发动机的油门立即加到最大,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和发动机产生令人头皮发麻的嗡嗡声,巨大推力让机头微微下沉。

前起落架的刹车在推力即将到达顶点时松开,唐文瞬间感受到了一股后坐力,然后就看着右侧的舰岛飞速向后移动。

满油满弹的B25放下襟翼,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加速度滑行,几乎堪比被弹射的状态。

距离前甲板末端还不到30米的时候,随着前后起落架依次离开甲板,这架崭新的爷爷辈中型轰炸机已经轻快地飞上天空。

不过唐文在飞机突破云层之前果断改平,将飞行高度下降至300米以下。

他可没忘记沿海的警戒雷达,全金属机身的B25明晃晃地闯入雷达视野,信不信10分钟内就有歼8II带着霹雳5以两马赫音速冲过来。

但300米低空以下就很安全,海面会反射大量杂波,低空掠海飞行在几十年后一样是非常有效的突防手段,雷达很难发现这种目标。

当然超低空飞行有着巨大危险性,不过谁让遇到了开挂,对唐文来说就算下降到50米一样能灵活自如。

操纵着充满机械美感的轰炸机,唐文不断下降高度至超低空,甚至能看清海水下面的鱼群。

他突然转头对唐一问道:

“B25的航程有2000公里,我们要不去东沙转转?”

“大可不必!”

唐一眼皮一跳:

“指挥官,你也不想被F5追吧?”


大爷饶有兴致地绕着卡车转了几圈,还探头进驾驶舱观察,然后一个劲感慨“就是这个味,一点儿没变”,好半天后才想起来问三人的目的。

听到解释后大爷指了指一栋楼道:

“就那栋302,找老曹的是不?他们一家子都爱看书,还真是找对人了。”

“谢谢阿叔!”

吴老二和唐一上楼去找人,大爷则留在车旁,抚摸着军绿色的车漆,想起了那在夕阳下左冲右突躲轰炸机的青春。

……

“大海战”

“珊瑚岛往事”

“皇家海军落日”

“死亡运输”

“我和黛朵级”

“这些资料大部分是各国战后海军军官写的回忆录或者战史,也有军舰上服役过的水兵写的流水账,还有一些是参与过战争相关运输行动商船船长写的。

虽然很杂很乱,但确实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充分反映了大战时期的细枝末节,非常有用。”

盖金造船厂,办公楼里,唐一小心地展示着运回来的一大堆书籍。

其中很多书封面都很简约,甚至就是写了字的素皮,连彩印封面也没有。

还有不少全英文的报纸资料,一堆黑白和少数彩色照片。

唐文随意拿起一张,上面是一条中弹后正在冒浓烟的驱逐舰,看落款像是同行舰队里的其他船拍摄的,地点是巴劳岛附近海域。

总数接近三十本,唐一把带过去的五千块全部花了出去,但依然还有些不满足:

“当时屋子里只有个高中生在,书架上还有很多更有价值的书,可惜……不管怎么说这些书的主人一定是资深的海军,甚至是退役军官,所以才有如此丰富的藏书。”

作为舰船设计师唐一很能和藏书主人共情,然后才摇头叹息道:

“可惜我怕他女儿腿被打断,所以没有挑那些特别珍贵的,不过这些也很不错了。”

唐文倒是没特别多感觉,而是拿起一张时间是43年5月的马来报纸,看起上面的配图。

上面还有原主人的涂鸦,内容似乎是一支舰队的位置。

看了看一本比一本厚的资料,唐文头疼道:

“这么多书,得看到什么时候去才能找到附近的沉船。”

“放心,其实并不难。”

唐一边说,手已经在书堆里开始摸索:

“根据序言和扉页我们就能判断大致时间和区域,这在我挑选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区分。

比如鹅城周边海域,主要找与联合舰队(IJN)相关的书,他们自己或者击沉盟军的船都会有记录,比如……这本。”

唐一拿起那本“死亡运输”,一边翻一边说道:

“这是一位盟军商船船长为皇家舰队服务,在马来和香江之间往返接送皇家海军人员的回忆录,目录里已经提到了沉船的关键词,是……第71页:

‘……刚刚离开后不久,我们就遭遇到了联合舰队的驱逐舰,我们被命令返航,一条拒绝服从的商船被击沉了,上面搭载的三百多人只救上来了一半……’,看,就是这样。

广省周围有很繁忙的航线,给我几天就能找到离我们最近的沉船,然后我们就能回收到足够的资源,船的资源回收率很高,几乎有95%以上。

只要有6750银币,我们就能造出‘桥立’号,我们得想办法赚钱。”

“已经有了。”

唐文手指尖变出一枚银币,抛起来后落在掌心。

系统制造的银币有很多种款式,正面会印军舰的轮廓画像,背面则是名称和舷号,全都是随机出现,但重量保持一致。

魔法造物的外形比起现实的银币精美得多,每一道轮廓都清晰而明确,在银币的侧面还印着“GAIJIN盖金造船厂”的字样。

30克的重量和袁大头差不多,拿在手里更像是很精致的纪念品,唐文没事就变一枚出来盘。

“在你们回来之前郑海又派人来买船了,三十万定金,四条船快艇两周交货。”

李昌来还特意参观了造船厂,唐文拖了他两个小时用升级后的船坞造了一台250马力的汽油马达给他看,当即打消了对方最后的疑心。

V8引擎相当带劲,这年头也没环保管制,排气未经过三元直出,动静比海哥的“雅马哈180匹”大多了,体积却基本保持不变。

一级造船厂制造V8马达很便宜,只要30个银币,船体和四台发动机总成本才150银币。

而唐文和李昌则讨价还价到六十万四条船,15万的单价也就是3246银币,完全是爆赚。

三十万定金就已经是6493银币,去掉成本也有5900银,算上卖柴油机的钱,唐文现在手里的银币已经超过8000,已经足够‘桥立’号的加工费用。

只要拿到一千吨钢和等待27天,一条炮舰就出炉啦!

现在的造船厂船坞最大能容纳水线100米长、10米宽的舰船,造船资源非常充足。

像“免税一号”这样的小玩意建造周期从20天缩短到3天,而且能够同时建造10条,区区四条洒洒水而已。

一级造船厂相比0级,在建造小型舰船时有50%以上的成本缩减和建造时长缩短,让小型船只利润达到极为夸张的地步。

唐文甚至想要扩展一下“大飞”的生意,要是沿海人人都用这玩意,他都不用费劲找沉船,直接虚空造船就行了。

听到资金问题解决的好消息,唐一比起唐文更加激动:总算有希望造正经船了!

唐一当即就找来其余两个研究员,连带唐文都没逃过被抓壮丁,立即开始从资料中寻找线索。

二十多本书虽然多,但筛选有效内容并不需要一点点细看,四个人每人只需要负责六七本就行。

见唐一雷厉风行的样子,唐文也只能提前准备好泡面和汽水,然后按照唐一的方法开始翻资料。

房间里很快只剩下唰唰的翻书声,不时响起几声短促的交谈。

和三位专业人员相比唐文基本是走马观花,书籍里有很多专业术语和没听说过的地方,还得不时对地图找具体地点。

白炽灯下唐文翻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找见一点线索,反而不断开始犯困。

看着还在奋战的其余三人,他独自推开门准备出去伸个懒腰。

就在这时,一名研究员叫了一声:

“月牙岛在哪,这一段提到了鹅城,应该是周边吧?”

唐文连忙折返,四颗脑袋一起看上面的文字:

“……4月15日上午,‘橡树’号进水问题太过严重,弗尼船长本来想尝试让它在月牙岛搁浅,但最终还是在不到10海里的地方沉没了。

万幸的是我们救起了所有人,橡树号在下沉时缓慢旋转,这是我服役以来看到第五艘沉没的货轮,万幸盟军有数不清的自由轮,我们会取得胜利。”

“这是二战时期瑛国租借给澳新的‘内皮尔号’驱逐舰护航日志里的,他们这次行动是向大陆运输物资,其中一艘轮船故障沉没了。

这里提到是一艘‘自由轮’,二战米国人建造的货船,自重至少7000吨!”

研究员有些兴奋,唐一听了后立马将巨大的纸质地图铺开,在灯光下搜索鹅城附近海域,但始终没找到月牙岛。

倒是唐文似乎想到什么,思索半天后突然一拍脑门:

“月牙岛,我听村长说起过,在东沙群岛!”

这下唐一马上锁定了东沙群岛的位置,用手一量后立即有了结论:

“离我们直线距离才100海里出头,太近了!”


“盖金船厂说话算数,船一定会出,等福东的活干完就马上开造。”

唐文的态度让陈永贵吃了定心丸,说到底渔业公司能办起来必须有船厂协助,不然就是空谈。

“好,有你这句话,我豁出去这张脸也要把优惠政策全都要过来!”

陈永贵也是下决心大干一把,现在全国都处在创业下海的浪潮上,眼看着其他地方不断腾飞起来,他也不甘心就只能带着全村维持老样子。

当然这也必须得到乡镇一级的支持,至少要打通一条往鹅城的销路。

而且他还想试试能不能从信用社拉到帮助,最好把摊子铺开才容易做大。

“等等,我和你一起去。”

唐文叫住立即就要行动的村长,后者想了想也没拒绝:

“也好,多认识点人,混个脸。”

“不,村长,我又有个新想法:你看我们村适不适合搞旅游?”

“旅游?”

陈永贵的眼神变得迷茫起来,这个词汇对大湾村的人来说太小众了。

对这个时代的普通农村来说,能去趟大城市就算是旅游了,像那些穷乡僻壤……有啥好看的?

大湾村也只不过是大湾镇下属的一个穷村,地势一般,人口一般,实在没啥特别的。

既没有什么崇山峻岭,也没有什么历史古建筑,当真是要啥没啥。

要说靠海,靠海的大城市也多的去了,凭啥来大湾村旅游?

不过这在唐文看来都没问题,他本来也就是试图搞个小景区合法运营飞机而已,当即开始胡说八道:

“你看我们大湾村地势平坦,不到半个小时就是黄金沙滩,完全可以连起来打造一个大型度假村。

到时候路两边种椰子树,路边站个阿伯卖现摘的椰子,百分百原生态椰汁。

沙滩捡捡垃圾铺一层白细沙,摆一排沙滩椅和帐篷,卖小吃、饮料、篝火晚宴、搞团建派对、沙滩排球什么的都很合适嘛!

船厂再弄几条摩托艇,10块带人上去兜一圈,100块就绑个滑翔伞带人飞。”

“我记得我们村外边不是还有个小岛,咱晚上把人送上去体验野岛生活,过夜必须租帐篷睡袋,留了垃圾交清洁费,生活交环保费,回来还得再坐船。

再随便卖点刚捞上来的新鲜鱼虾,原汁原味海鲜筵150不过分吧?”

“那下边大湾我看也能开发开发,修个渔船港口。

高档点就再弄个酒店,搞个珍珠港风,体验夏威夷火奴鲁鲁风,再请几个模特跳草裙舞。

低档一些,开个20家海鲜大排档,价格有高一低,但都是咱们村自己开的,保证底价都不亏。”

“吃、住、玩解决了,再上点刺激项目,弄几架飞机带人上去兜两圈,没个五百一千不行吧?

到时候一过节过年一天几千游客,一人花十块钱就是好几万啊!”

唐文本来只是随口瞎扯,但他很快想起了穿越前去海边景区的各种套路:

别看海边动辄几十家的海鲜餐厅,其实全都是串通一气,你看一家贵转头去另一家:对不起,两家餐厅都是合伙的,估计连厨房都是共用。

什么坐船上岛也是大坑,几百块就去荒无人烟的野岛吹风,光海风的腥味都够人喝一壶的。

至于海边酒店?这玩意一住一个不吱声:要是没关阳台,一场大风过后你能在20楼捡到新鲜牡蛎。

但就是这些坑爹的人造景区,年年有人被坑但就是年年有人来。

如果把这一套搬来大湾村……坏了,搞不好真能赚钱。

实际上唐文说的这些在陈永贵听来简直是闻所未闻,什么大湾建酒店、野岛露营、飞机观光的,光是听着就很高级。

上次他听唐二说有飞机,还以为是吹牛,看这样子是真的有?

更何况被坑过的唐文说的还特别详细,已经不是简单的创意了,简直拿起来就可以用。

按照他的思路一通设想,陈永贵眼前的土房子周围多了很多椰树,阳光高照下的水泥路上坐着卖热带水果的小贩,天上飞过观光飞机,地上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人群。

“旅游度假村这东西,周围的地方我都没听说过,没准是可以搞一搞啊。

不过咱们村要搞渔业公司,又要修路,恐怕……”

“不用担心。”

唐文摆摆手:

“我们先把这个名义申请下来,什么时候有空了就做一点。

有了资质,什么时候想办都行。”

私人飞机法规不完善的事实恰好提醒了唐文,现在很多规定都还没有明确出来,如果做事涉及到基本都是当地做主,难度会小不少。

办成以后正规化,可比正规化以后再去做容易多了。

旅游度假村以及相应的娱乐项目申请,不应该很困难才对。

这一次除了跟村长去乡镇搞定度假村和渔业公司的事,唐文还打算去鹅城看一看。

好歹是一个大城市,也许能看到其他的机会。

“那倒也行,不过我估计得在镇上待一天,就坐你车去。”

陈永贵也是被打开思路,反正大湾村需要发展,试什么不一样?

与其坐等年轻人跑光,不如放手搏一搏。

两人约定好明天天一亮就出发,唐文回到办公室,轻哼着想象着以后得规划。

钢铁暂时不缺,钱也不缺,总算轻松了下来。

“叮铃铃。”

唐文看了眼座机的号码显示,没印象。

难道是银行?钱到账了?

“喂?”

“是盖金造船厂吗?唐老板在不在?”

声音有些熟悉,但唐文一时想不起来:

“我就是唐文,您是哪位。”

“是我,是老吴啊!”

吴老二听到唐文的声音激动无比,没想到报纸上竟然是真的。

中午他路过报亭买烟,一眼就看到本地日报上面写着“农行助力本地造船企业,打造千吨以上远洋渔船”的新闻。

一看内容,赫然就是盖金造船厂与福东渔业达成的订单。

他这些天都在广省找生意,没想到唐文竟然要造千吨的大渔船?

报纸上还刊登了盖金造船厂招募有志之士的广告,吴老二才顺着电话打了过去。

唐文都快半个月没做柴油机生意了,想起吴老二顺势问起了有没有什么进展。

“进展?唐兄弟,我谈到大生意了!”


满载着柴油机的卡车出发了,按照路程预估,十天后尾款就能收回来。

这一笔大订单除去成本,至少还有2500银币能入账,可以说是笔绝对的大生意。

只要再来两次,唐文就能凑够建造一级船的加工费用。

系统的新手任务他已经放弃了完全魔法造船的打算,两万多银币和六千多银币谁都知道该怎么选。

不过几十吨的铝材和石油都还不算太难搞,但九百多吨钢材可不能走正经渠道去购买,不然得亏死。

造船厂来料的钢材可以通过回收获得,但指望从村民家里搜罗近一千吨钢是不可能的。

回收一千吨废钢也不是个小数目,唐文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也是从船上下手。

每年都有很多废旧船只等待拆解,随便一条都能轻松弄来几千吨钢。

唐文叫来唐一讨论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后者想了想却说道:

“拆船?这恐怕不太容易,而且废船也是很抢手的资源。”

“什么意思?”

“废旧船舶虽然已经不适宜于航行,但船上的大量设备还有优质钢材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利润非常高。

我不太清楚这个时代的拆船业,不过普通小船厂应该是很难弄到订单的,您可以试试,但我并不看好。

不过您想要回收钢材,我有一个更好的建议:为什么不从沉船上下手?”

沉船?

唐文愣了一下,进而变成狂喜。

对啊,拆船多麻烦,而且目标太大,沉船就太容易解决了。

别的不说,光两次大战期间的沉船就多到数不胜数,尤其是广省和福省外海,什么都缺但绝不会缺沉船。

不管是军舰还是货轮,一条少则几千吨,多则几万吨,隐蔽不说还一分钱不用花。

但马上他又苦起了脸,他又不知道沉船的位置,难道一点点地到处搜索?

唐一又提出了建议:

“两次大战期间的沉船是我们的主要目标,这其中主要包括了军舰和货轮。

军舰的沉没地点一般会被写在战史里,只要我们查阅这个期间的军舰资料工作量并不算太大。

而且货轮也经常需要军舰护航,沉没也大部分是因为被击沉,顺藤摸瓜也能找到。

只要锁定大致海域,我们再去回收就好了。”

唐一说得有理有据,唐文忍不住点头。

找一些记录世界大战的军事书和军舰书籍应该不算太难,但大湾镇肯定是没有的,只能去城里的图书馆找。

可惜现在互联网还没铺开,度娘的创始人还在硅谷打工,不然搜一搜就全知道了,实在不行还能问万能的贴吧老哥。

忍不住怀念了还未诞生的互联网共享精神后,唐文就思考怎么才能弄到那些资料。

他现在必须坐镇船厂不能离开太远,而手底下的工人并不熟悉城市情况,一个外乡人走在路上都有风险。

思考半晌后,唐文想到了一个身影。

“叫十七过来,开车带我去镇上。”

……

“呲——”

刺耳的刹车声后,十轮大卡就停在了郭家的小店前。

虽然是卡车,但相比于村长的四不像乘坐体验着实没什么提升,唐文揉了揉颠痛的屁股,龇牙咧嘴地跳下了驾驶位。

又是临近晚上十点的时间,还是趴在柜台上看书的郭盼盼,后者已经合上书好奇地看了过来。

“这是哪来的卡车?”

郭盼盼看到卡车也是很惊讶,却不料唐文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一副骚包的样子:

“最近开个厂,想着拉货方便就买了台。”

“好老啊,看着和电影里的一样。”

嘴上虽然不客气,但小姑娘还是走出柜台,上前好奇地摸了摸结实的卡车车体。

“你真的当老板了啊,我以为你在吹牛呢。”

“吹牛?我们盖金造船厂是要做大做强,走向世界的!

你信不信,盖金造船厂以后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船厂?”

郭盼盼翻了个白眼,倒是不客气地探头进了驾驶舱,显然也是很感兴趣。

唐文对唐十七使了个眼色,后者立马会意,掏出吴老二给他的红梅散了支给郭盼盼。

“……”

“……”

“谢谢,我不抽烟。”

郭盼盼婉言谢绝,然后飞速退下了卡车。

在这个时候的人看来,给女孩子散烟那可是极大的不礼貌,搁以前能以流氓罪论处的。

唐文见状也是扶额,只有唐十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下午吴老二就是这样欢迎他的啊?

本来想拉下关系让郭盼盼帮忙,结果反而冒犯了对方。

“抱歉我这司机是北方来的,他们那边见人就……”

唐文瞎扯到一半就被郭盼盼变冷的眼神制止了,后者哼了一声退后半步:

“你要来买什么,今天晚上没热水,泡不了面。”

“……”

得,泡面都没了。

唐文只能无奈说道:

“其实我找你是想让你帮个忙,我想要一些书,你能帮我买回来吗?”

“你想要什么小说?我借给你书的看完了?”

“不不不,我想要一些大战时期的海军战史资料和军舰书籍,最好是和国内比较靠的上的。

不用担心钱,另外也不让你白帮忙。”

听到这么奇怪的要求,郭盼盼摇头道:

“我妈去进货了,我走了没人看店。不过我可以打电话给城里的同学,你出钱让他们帮忙找。”

“那太好了。”

唐文不在乎钱,而且买点资料和找人帮忙能花多少,也就是几十个银币的事。

“那麻烦你帮我尽快联系,我要的有点急。”

郭盼盼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你这人好奇怪,一会儿办船厂,一会儿突然又对军事感兴趣,我感觉这半个月你都和之前不一样了。

我听镇子上的人说你也在当倒爷,那些柴油机都是倒来的?”

“倒爷?我才不是倒爷。”

唐文赶紧摇头,他才不想和那个群体扯上关系:

“我这是正规贸易,这叫灵活创业。”

郭盼盼听不懂新词,但敏锐地察觉到唐文是在胡说八道,撇撇嘴不去谈这个话题。

不过短短时间内看唐文从一个吃遗产的小流氓变成开厂的老板,郭盼盼心里也是颇为好奇,对唐文也有了几分兴趣。

正好唐文闲来无事,又是求郭盼盼帮忙,干脆就拿了两瓶汽水坐下来和郭盼盼吹牛。

“造船算什么啊,你接触过互联网吗,现在正是风口!”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